破除“遇事先避责”的心态
2025-08-1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一种“避责心态”,遇事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担当作为,而是如何规避责任。具体表现为三种行为模式:
一是层层请示型,遇事向上推,哪怕十万火急的事情,没有上级批示不处理,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是文件会议型,遇事习惯往下卸,层层转发文件,层层开会部署,发完文开完会就算万事大吉;
三是责任摊派型,把“集体决策”当作免责金牌,出了问题就以集体研究之名百般推脱责任。
“避责心态”其实就是不担当不作为,以程序规矩掩盖懒政怠政,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危害不容小觑。在这种心态驱动之下,“不犯错”往往置于“干成事”之上,简单的事情往往被搞得很复杂,真正该推进的工作在各种“推责程序”里转,导致程序空转,政策落实大打折扣,最终损害群众利益。深究其因,一是少数干部权力观扭曲,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二是少数地方问责泛化,容错纠错落实不力,基层干部因为害怕犯错、害怕担责,产生“洗碗效应”,不敢尝试新事物、提出新想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官员去世后碰上阎王爷,很是志得意满的样子,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王爷讥道:“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领导干部要树立“无功就是过”的理念,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摘干净了才来干事,借口“担心被问责”而懒政惰政,不仅不开展创造性落实,而且连本职工作也消极怠工,就是典型的“公堂木偶”。
破除“避责心态”,要正确把握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通过制度设计、人文塑造和管理机制的调整,构建“鼓励担当、包容试错、权责清晰”的环境,推动干部从“怕担责”转向“愿负责”。要从思想教育上促担当,通过加强党性教育、案例剖析、选树典型等方式,引导干部摒弃“推责”思维、树牢责任意识,把为民干事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从用人导向上励担当,对那些敢于扛事、勇于破局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避责心态”严重、遇事“绕道走”的干部及时提醒、坚决调整,让干部“凭实绩说话、靠实干立身”。从制度机制上保担当,明确权责边界,细化责任清单,划清底线红线,完善容错纠错复盘机制,以组织担当为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干部勇于试错创新、敢于大胆突破。
改进干部作风、激励担当作为,是一项系统工程。破除“避责心态”,要营造健康积极的职场文化,消除“躺平”土壤。遇到问题时,领导干部要先从自身管理、资源支持等层面找原因,再客观分析其他干部的责任,而非一味向下追责。通过“担责案例”分享,传递文化信号,凝聚担当共识。要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明责、履责、考责、问责”闭环体系,避免“责任层层下压”或者“集体决策”下的责任虚化,防止“唯程序”“唯痕迹”评价干部,让每个岗位的干部都能将“做事先想免责”的心理弃之于时代洪流,做到知责、尽责、负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李吉明)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清风正气歌丨严以修身 正心明道
1943年1月,王维舟出席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赞誉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谢觉哉同志也曾题写贺联相赠:“永是车头不落尘,反清反帝到而今。爱民爱党心如火,名将从来多善人。”
-
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对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央考核巡查组明查暗访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10月12日消息,日前,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十九组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对河南省信阳市进行检查,聚焦重点领域,严查风险隐患,并注重挖掘基层经验,推动地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
以优良家风涵养优良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自觉将家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重家庭、重家教,以优良家风涵养纯洁作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党员应该是什么样?他们是雪山草地中为理想拼命的战士,他们是街头田间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他们是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哪里的身边人。新时代的党员应该是这样的:忠诚、为民、担当、实干、廉洁。
-
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军界精英”郭汝瑰,是我党潜伏国民党内部18年的卧底将军。却因“样子”,差点暴露。淮海战役期间,杜聿明向蒋介石揭露郭汝瑰“廉得让人难以理解”,色财不沾,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补丁,“言行作风很像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