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如何做到的?
2023-03-2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党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经过多年探索,我们党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历史与实践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能够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高质量民主。
源于古希腊的“民主”一词,其原初含义即人们在公共领域让美梦成真的集体能力。因此,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全契合民主的要义。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哪些是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概括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问题在形式上是具体的,但具有共性。我们每个个体、家庭、邻里或社群,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中遇到的麻烦、困难、障碍,如义务教育、就业、养老、疾病等,对个体或家庭、社区来说是具体的,但这些问题带有共性。这些问题在当代社会由政府以公共政策、公共产品等方式部分地加以解决。
第二类问题是局部的,但事关整体。比如,区域间、阶层间、党派间、民族间等发生的矛盾或冲突。这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内部纷争、社会撕裂或国家分裂。在现代国家,一般遵循民主制度、采取民主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类问题即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在一个时期面临的共同的重大问题,事关整体福祉。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最重要单元,国民福祉的首要属性是整体性。在现代社会,这类问题集中表现为现代化问题。
可见,“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复杂性、棘手性、不确定性,解决起来并非易事。有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情感等,价值分歧、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又彼此交织,采取将问题从中抽取出来处理的办法,往往治标不治本;有的问题是前进道路上难以预测的大麻烦,如黑天鹅事件、深度不确定性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加以解决,可能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很多条件,主要条件包括决策者能够以实现人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目标,决策过程能够促进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方案出现、成长,社会方方面面能够形成共识并协同行动。
1941年,我们党领导陕甘宁边区开展选举时,一首歌谣广为传颂: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选好人、办好事”反映了民主的真谛: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程序、参与实践不仅确保了“选好人”,而且确保了“办好事”,取得了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巨大效能。
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了各领域、各层次的“选贤任能”,发挥了“选好人”效能。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协商民主体系、基层民主制度体系等。每个领域的制度都包含了择优机制、控制机制、政治价值观塑造机制、能力提升机制等。
如,干部选任制度形成了体系化的运行机制,确保了选贤任能。在提任阶段,包括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征集群众意见、公示、试用等环节,综合考察德、能、勤、绩、廉,不唯选票、不唯分数;在培养环节,包括主题教育、学习培训、交流、挂职等,着眼于继续提高政治意识、责任和能力。择优、控制、政治价值观塑造、能力提升等机制在程序、规则中一以贯之,形成了富有理想与信仰、秉持为人民服务初心、满怀干事业热情、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先进分子群体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这与一些国家“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实现“集思广益”,发挥了“办好事”效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党领导下的民主立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体系等,形成了重大公共决策的一系列运行机制,有助于输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政策或方案。
政策制定的主要机制包括政策价值锚定、注意力分配、战略预见、民意响应、知识与智慧汇聚、创新孵化、共识形成等。这些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规范,有利于聚焦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将群众要求、专业知识、价值观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构建政策共识,促进优质政策的形成、成长。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体制优势,确保了令行禁止、执行力强,好政策能够迅速实施。这与一些国家常常陷入政治僵局、决策滞后、严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等形成鲜明对比。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随着社会进步,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发展变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为此,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既要坚持不懈地“选好人”,也要持之以恒地“办好事”,继续提高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效能。(来源:上观新闻,作者王礼鑫,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
(1)加入中电源云学苑,自助学习,获得全国通用证书并终身有效。感谢转发分享
http://www.cpsa.org.cn/default.ashx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党支部工作职责及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问答,请大家学习。
-
两会将启,“中国之制”历久弥新
作为中国国家治理最重要的形制之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开启,也将为外界提供观察中国谋划内政外交、国计民生的重要窗口。
-
北京市生产制造业行业协会第一联合党委 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红色电影《人民万岁》
北京市生产制造业行业协会第一联合党委于 2024 年 1 月 19 日下午在丰台区华谊兄弟影院组织所属社会组织党员 群众 90 余人观看红色电影《人民万岁》。
-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来了!
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如何筑牢党群干群“连心桥”?
“一栋楼”办公、“一条龙”服务,在福建省首家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实现98.84%的事项“最多跑一趟”,84.31%的事项“一趟不用跑”
-
我们为什么要跟年轻人反复讲这段历史?
很多人不解,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近年来国家已经通过不同的载体向大众讲述了诸多,为什么还要反复呈现?此时此刻,国人徜徉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中,千千万万的你我正在欢度国庆长假。但,我们须知这和平从何而来?这盛世又由谁织就?70多年转眼即逝,许多亲身经历战争的人早已不在人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志愿军”或许已经成为书中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和熟知当年先辈为了祖国献出青春和生命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