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工作过的地方 习近平轻声念出这句话
2025-06-20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2021年9月14日,在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一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轻声念出了位于展厅醒目位置的这行字。这是习仲勋同志说过的一句话。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2021年9月14日,在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一一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习近平轻声念出了位于展厅醒目位置的这行字。
这是习仲勋同志说过的一句话。
习近平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习仲勋是一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近平从小深受父亲影响。
父子同心,“近平的为人特别像他的父亲"
2022年3月,在一次与中青年干部的交流中,习近平分享了习仲勋在陕甘边区工作时同群众打成一片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乡农会主席不慎扭伤了脚,痛得无法行走,我父亲就背着他一直送回家里。还有一次,有位群众家里娶儿媳妇,因为没人会写对联,就拿了红纸来找我父亲,我父亲立刻给他们写了五副对联。”
“毛泽东同志说我父亲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这说明,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我们。”
在烽火硝烟中、在百废待兴时、在改革浪潮里……这位优秀共产党员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上世纪40年代初,党组织给习仲勋的鉴定中有这么一段话:“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这正是习仲勋一生的写照。
1958年,习仲勋与儿子习近平、习远平在一起。
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习仲勋就教育他们: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孩子们只要与最基层的群众走近了,习仲勋就特别高兴。
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回忆说,“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怀不但贯穿了父亲的一生,“也从小给我们子女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
父亲的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深深影响着习近平。
1973年的一天,在陕北赵家河,20岁的习近平在外出开会路上偶遇一位拉着架子车的七旬老人。老人弓着腰拉车,显得很吃力。
“老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能拉得动车?”
“能成!”
“来,我帮你拉一段!”
“好啊,多谢你了。”
习近平主动把车接了过来,拉起就走。
两人边走边聊,说了一路的话。这天之后,老人逢人就讲“习仲勋的儿子帮我拉车”,每次讲起都很兴奋、很自豪。他说:“领导人教育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上世纪80年代,甘肃山丹培黎学校恢复重建,习仲勋欣然应邀担任名誉校长。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曾推动企业资助这所学校,到中央工作后也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
“实际上也就是我父亲他有这一番心意,这里也需要,找到了我,所以当时就给学校提供了一些电脑,做了点儿事。”多年以后谈及往事,习近平说自己做的这些是微不足道的。
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同父亲习仲勋、母亲齐心的合影。
曾任习仲勋秘书的俞惠煜回忆说:“在齐心阿姨看来,近平的为人特别像他的父亲。”
习近平刚到正定工作时,在一次坐火车出差途中遇到一对逃票被逮的姐妹。那对姐妹年龄很小、穿得很破,说是去找父亲,实在没有钱买票。习近平帮她们补了票。后来,当她们找上门还钱时,习近平不仅没收,还给了一些钱让她们回家。
齐心把这件事写进了《仲勋,我用微笑送你远行》一文中,她写道:“你看,近平这些事做得是不是与你如出一辙?”
父子接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
1978年,65岁的习仲勋南下主政广东。
当时,广东全省工农业增长速度已连续1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把生产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仲勋工作起来总是带着强烈紧迫感,每天都要到凌晨后才肯休息。为了进一步掌握基层的情况,他一个夏天就跑了23个县去调研。
深入调查研究后,习仲勋向党中央写报告,争取“给广东更多自主权,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请求建立经济特区,为改革“杀出一条血路”。
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曾这样总结父亲的一生:“父亲一生,参与完成了党的两大历史使命:一个,是与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创建了众所周知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而另一个,则是在邓小平、叶剑英的亲自支持、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创建了广东经济特区。”
这两大历史使命,围绕的中心都是“人民”,前者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后者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习近平心里,父亲“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
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他和父亲的合影。
习近平继承了父亲的作风。用他自己的话讲,所做的一切要“利民为本”,“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
在陕北,他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在正定,他甘冒风险也要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当地人常称他“百姓省长”;在上海,他冒着大雨到社区调研,在接过居民编织的小牛造型工艺品时会心一笑:“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被问“怎么称呼您”,他自我介绍“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被问“您的工作累不累”,他说自己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提起父亲说过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他语气坚定,“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
一个个故事,照见习仲勋与习近平父子间坚定不渝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接力传承。
2023年3月10日,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近平,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
一路走来,习近平把父亲的这句叮嘱,化作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执着追求,升华为最朴素的表达——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来源:央视网)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日上午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
北京市劳动模范 | 他用匠心守护城市“烟火气”
从懵懂新手到全国冠军,从一线巡检到创新发明,北京燃气集团三分公司运行维护二所运维一班班长张子建用12分钟蒙眼拆装切断阀的“绝活”诠释“干一行、精一行”的职业精神。在带领班组守护北京城市副中心老旧管网安全工作中,他自主研发通用扳手、维检修平台等第四代国产工具,用匠心与创新守护北京城市副中心万家烟火。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怎么学?划重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结晶,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文章、指示等91篇,分为18个专题。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辅导报告会
10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举办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辅导报告会,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作辅导报告。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会议并讲话。部领导张云明、谢少锋、钟志红出席会议。
-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率先锋”党员参加北京市关工委工作培训 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北京市关工委工作培训班(第二期)在怀柔区北京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顺利举办。北京电源行业协会党支部“率先锋”团队党员曾慎安同志受邀参与此次培训,以学赋能,为后续更好服务行业与社会积蓄力量。
-
习近平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30年前,北京世妇会确立“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崇高目标,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为之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