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面“镜子”照出政绩观的“样子”
2025-11-04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绩观就是“观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自觉用六面“镜子”来观照政绩,真正把正确的政绩观作为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
用“透视镜”观视“为公”与“为私”
“为公”与“为私”反映政绩观的价值原点。政绩观首先要解决“政绩为谁而树”,是“为公”还是“为私”,这是政绩观的灵魂拷问。“透视镜”能洞穿本质,用“透视镜”可以透视党员干部的初心与党性。“为公”与“为私”的界限,是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党员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用“透视镜”照照灵魂深处,看看是否真正站稳了人民立场,是否有私心作怪、野心作祟。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是一心“为个人升迁镀金”还是真心为“百姓谋福祉”,群众心中有杆秤。真正的政绩不一定在光鲜的报表数字和总结里,而一定在群众的笑容和口碑中。
用“望远镜”观望“显绩”与“潜绩”
“显绩”与“潜绩”反映政绩观的“时间维度”。显功看得见、摸得着,潜功不显山、不露水但关涉长远。正确的政绩观应是“显绩”与“潜绩”、“物质”与“精神”并重,既重当下,更谋长远。“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用“望远镜”能看出党员干部的胸怀与视野。现实生活中,受干部任期周期与政策见效周期影响,政绩观上往往容易产生重“显绩”轻“潜绩”,甚至出现“作秀”代替“作为”现象,这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党员干部要既种“速生杨”,重视“见效快、看得见”的“面子工程”,又栽“红松树”,更重视“打基础、利长远”的“里子工程”;既要“富口袋”,重视构建物质上的“高楼大厦”,又要“富脑袋”,更重视构建精神上的“高楼大厦”,实现“物阜民丰”与“凝心铸魂”的有机统一,“仓廪实”与“知礼节”的协同并进。党员干部要像跑接力赛一样,既跑好自己的“显绩”一棒,更要为下一棒打下坚实的“潜绩”基础。
用“内窥镜”观察“成绩”与“成本”
“成绩”与“成本”反映政绩观的效益思维。政绩不能只看表面成绩,要算好“综合账”,避免“亏本买卖”。政绩考核既要计算显性收益,又要考虑隐性成本,只有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效益,让发展可持续,才是真正的“好政绩”。“内窥镜”能观察政绩的“健康度”,用“内窥镜”能照出党员干部的能力与能效。党员干部要树立“效益思维”和“成本意识”,既要讲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历史效益,决策时要从经济、社会、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多维度成本效益分析,追求性价比高、可持续、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政绩。要会算“综合账、长远账”,政绩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需要权衡的“综合算式”,只有算清经济账、生态账、民生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债务风险等纳入考核,才能避免“寅吃卯粮”的短视行为,避免“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
用“分光镜”观辨“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集体”反映政绩观的“角色定位”。政绩不是“个人独舞”,而是“集体交响”,政绩观既要体现个人贡献和功劳,更要彰显集体智慧和力量。“分光镜”具有分解功能,用“分光镜”能分辨党员干部的作用与作为。“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干事创业,党员干部必须走在前、干在先,带头干、一起干。政绩不是“个人秀”,而是“团队战”。党员干部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不贪功、不推责,不把政绩簿写成“个人传记”,不把集体成果算成“个人功劳”,评价政绩时,坚持个人与集体统一,客观反映个人努力与集体贡献。
用“多棱镜”观清“有为”与“无为”
“有为”与“无为”反映政绩观的边界理念。党委、政府和干部不是“万能型”,政绩不是“万事干”,政绩观也不是“万事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核心是判断“该不该干、能不能干、怎么干好”。“多棱镜”能折射决策作为的焦点,用“多棱镜”折射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多角度看问题,多维度作判断。政绩不是“刷存在感”,而是“精准发力”。坚持“有为”与“无为”相统一。积极作为,聚焦主责主业,做到该干的事一定要干、尽到责任,在干的事就要干好、尽到能力;有所不为,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社会自治能力,不越边界,不盲目跟风,不搞“拍脑袋”决策,不代替经营主体决策,不包办社会事务。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要考量主观和客观的匹配度,既看党员干部个人主观努力,又看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历史欠账、政策环境等客观条件。
用“显微镜”观看“干事”与“干净”
“干事”与“干净”反映政绩观的双重标尺。党员干部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干事和干净并不矛盾,两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显微镜”能看清“微生物”,用“显微镜”能观察出党员干部的本色和本分。党员干部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干事是本分、干净是本色。从一定意义上说,干净,是对党员干部老实做人的要求,考量重点是“德”和“廉”,反映党员干部政治本色;干事,是对党员干部扎实做事的要求,考量重点是“能”“勤”“绩”,反映党员干部使命担当。党员干部惟有坚持干净打底、干事当头,把干净和干事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方能行稳致远、创造成绩。(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征程上的历史性里程碑——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
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
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
如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总书记这样阐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五条就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李雯雯写给李雯雯的信:为它再多扛一点!
十五运会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与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联合推出一批优秀运动员的“全运家书”。通过家书的形式,彰显中国体育健儿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今天,一起来看奥运冠军李雯雯写给未来的李雯雯的一封信。
-
深学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 把纪检监察工作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全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有深刻理论阐释和重要实践要求,贯穿着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民全运”闪耀大湾区;“城超”“村超”多地开花,群众赛事好戏连台;新雪季“开板”迎客,大众冰雪活动如火如荼……




中国电源产业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