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新冠感染增加1万余病例,年轻人症状更明显
2024-08-15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新冠病毒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趋向常态化,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它依旧是潜在的健康威胁,需要保持警惕,遵循科学指导、及时应对症状。
近期新冠阳性率持续上升,广东7月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增加1万余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7月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7月1日至7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例)。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7月28日)的18.7%。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呈现上升的趋势。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图源:中疾控官网)
与此呈现相同趋势的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2024年6月和7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6月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为8246,7月为18384,增加了1万余病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今年7月广东新冠病毒感染发病数。
新冠病毒更厉害了吗?
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 XDV系列变异株占比上升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告诉记者,根据中疾控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国内新冠感染率有明显的增加。目前在国内流行的主要是JN.1及其亚分支,以及XDV及其亚分支,这两种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力与此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患者临床表现也保持一致。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传染病专家蔡卫平教授告诉记者,“从症状上看,当前的新冠依旧以发热、疼痛及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非药物预防上,也仍旧以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举措为主。”
年轻人症状更为明显
广州新市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杨建民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幅度增加属于阶段性波动,在可控范围之内。
本次感染症状分人群,年轻人会有轻微疼痛、发烧症状;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呼吸道症状反而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发烧、肺部有大片状阴影,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为什么出现夏季高峰?
网友自述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上的最新研究指出:新冠感染之后出现组织修复变慢、抵御其他感染能力下降、慢性炎症以及长期后遗症等诸多情况,正是因为免疫系统遭受“创伤”。感染新冠后切莫大意,尤其是重症患者。重症新冠患者在“阳康”后,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单核细胞的表观遗传景观均处于“持续改变”的状态。重症新冠肺炎可引发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长期性变化。
这种免疫力的下降,或许是夏季阳性高峰的一个原因。
尽管很多专家也将此归结于暑期出行人数的增多、人们在封闭空间的活动集中(比如在空调房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促进了病毒的传播,但无法忽视的一点,在北半球夏季出现如此高的感染循环率是“非典型的”。 因为呼吸道病毒往往主要在寒冷的气温下传播,新冠病毒完全是“反常识”。新冠疫情的爆发在多个方面都极大地改变了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新冠病毒是否会保持双重季节性流行?目前还尚无定论。 会好一阵阳一阵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提醒,新冠病毒感染逐渐成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出现一轮流行高峰。
“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类似”的新冠病毒,可能还缺乏像应对感冒一样便捷多样、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复杂的变异和致病性也有待更多观测及研究的深入。
如果新冠以“每隔四五个月出现一轮流行高峰”的方式形成周期,适应这种节奏就变成了常规化应对。
新冠疫苗每年都在更新,其目的是尽可能与当下传播的毒株相匹配。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感染或接种过新冠疫苗,但保护作用会随时间推移减弱,同时新冠病毒也在不断产生可以逃避先前免疫力的新变种。
“疫苗研发的速度总是赶不上毒株变异的速度,如果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功能去抵抗新毒株的‘进攻’,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流行高峰。”彭劼指出。
口服抗新冠药品也在加快研发,这将为常规治疗和预防带来新选择。有医生表示,目前在多数情况下,医院不会专门检测病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是按照常规治感冒的方式来救治。但对于部分高危人群来说,准备好抗新冠病毒药物依然有必要性。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群、有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及时快速地使用抗新冠病毒的药物,能够预防这些患者转化为更重的症状。
高风险人群应避免前往 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群体中不仅存在新冠病毒感染,还有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李侗曾强调,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有基础疾病等高风险人群。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若必须前往,则应佩戴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一旦出现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可采取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风险,缩短病程。
尽管新冠病毒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已趋向常态化,但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它依旧是潜在的健康威胁,需要保持警惕,遵循科学指导、及时应对症状。(来源:北京时间)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严重影响手机寿命,不要再这样充电了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很多人会把充电器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充电器长期不拔会爆炸吗?给手机充电时要注意什么?这些知识要掌握。
-
下周一起,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轮换
北京市机动车尾号新一轮限行,请关注。
-
UC被查!
近日,针对UC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主榜扎堆呈现极端敏感恶性案事件词条等非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涉及网络暴力、未成年人隐私等相关话题,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广东省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UC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
个人如何通过“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申领第三代社保卡?
8月1日,全市启动第三代社保卡第四批,集中换发以个人名义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人员,可通过市人社局官网“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申领。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密云西庄子村党支部委员何淑英:村民心中的“避风港”
“这次发大水,淑英就是我们的‘避风港’!”冯家峪镇西庄子村头,记者见到村党支部委员何淑英时,她正在为受灾村民登记发放新到的一批政府救灾物资。登记姓名、人口,让村民逐一签名,再分发物资,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在村里采访,讲到这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认真”“热心”“真不赖”……很多村民竖起大拇指。
-
尹力、殷勇就防汛和降雨应对工作再调度再部署,要求连续作战不松懈,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月4日,市委书记尹力来到市应急指挥中心,就防汛和降雨应对工作再调度再部署。他强调,当前主汛期还未过去,我市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正是吃劲的时候,决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