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协会及10家行业、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京成立
2015-06-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
2015年6月11日,北京市司法局召开“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王小洪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钟及知识产权协调处、北京12330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王小洪副市长等与会领导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授牌
今后,市民与物业、互联网等企业有矛盾纠纷时,可以更便捷地处理。日前,物业纠纷、互联网纠纷等10家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正式挂牌成立。
即日起,只要当事人自愿,涉及物业管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就能免费、专业、及时地化解,双方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可以依照《人民调解法》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被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
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物业管理、看病就医等产生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而人民调解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被群众所接受。
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组织7722个。自2011年以来,本市各类组织共调解纠纷100万余件,成功化解96.8万余件,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新成立的10家人民调解组织,包括北京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市互联网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关村电子信息和移动互联网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电源行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茶业企业商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人民调解委员会等。
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调解委员会主要解决业主与物业公司、新老物业公司更替、物业公司与外包单位、法院委托受理调解的纠纷等。届时,市民只需到调解委员会填写申请表,待核实通过后,委员会就会派专人到市民家中调解纠纷。
会上,知识产权局推荐的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6家人民调解组织作为首批知识产权类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获得王小洪副市长、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泓源等与会领导授牌。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人民调解的合作,市司法局还与我局签署了《共同推动知识产权类行业性 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新机制,我局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我市知识产权纠纷高发领域,推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两大产业领域开展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我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机制。今后,首批挂牌的6家行业性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将积极发挥作用,充分利用行业专业优势,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及时化解纠纷,为建设知识产权首善之区贡献力量。
李钟副局长代表市知识产权局签署合作协议
来源: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4项专利=32亿美元,此话怎讲?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作出了最终裁决,由于被法院认定侵犯4项专利技术,华为的老对手、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因侵犯网络安全专利须向Centripetal Networks公司赔付32亿美元。
-
时间都去哪了?商业秘密案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
陕西高院审结一起1999年即立案侦查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历时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可见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方证明经济损失的难度是何等之高。而近日关于立案标准的修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震慑那些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利的企业?
-
商标转让中,需要考虑哪些风险因素?
商标转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主在购买商标时应当谨慎考察,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或知识产权律师进行专业的项目尽调,最大限度保证自身权益。
-
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大家谈到企业专利侵权风险防控,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FTO。近几年,FTO这个词汇突然就流行起来了。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大咖写的关于FTO的文章,要做一个FTO的分析报告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企业专利风险检索是贯穿整个研发过程的,在特定的时期做一个FTO,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仅仅是帮忙发现风险,而对于专利风险规避来讲,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本文来分享一下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请关注。
-
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报告
近年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经贸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掌握案件信息,对我国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至关重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组织专家队伍对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