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资1w,跳槽到新公司直接开出了1.5w,我象征性地说:我考虑一下。结果当天下午,HR电话给我说可以涨到2w,可我反而不敢去了
2025-06-17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想要找到与自身能力匹配的工作,那么就要客观评价自身价值。面对机会的来临,不过度怀疑,也不妄自菲薄,保持理性,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近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贴主遇到了个疑惑,想让大家给帮忙出出主意:
“我工资1W,跳槽到新公司直接开出了1.5W,当时礼貌性的说:我考虑一下。结果当天下午,HR电话给我说可以涨到2W,可我反而不敢去了...”
贴主担心会不会有猫腻,让懂行的大家帮忙分析分析,到底能不能去啊?
我想说,去不去先不着急做决定,咱们要仔细分析。
天上没有馅饼,但地上有陷阱
说实话,这么轻易就大幅度涨薪,任谁都要好好思考一番。
毕竟之前就有“央视曝高薪出境打工骗局”的视频登上热搜,“月入过万、美女相伴”,“月薪两万,包吃包住”,“来回机票、五险一金”,“年薪20w以上”,这是诈骗团伙开出的薪资待遇。
看着这薪资待遇确实比较诱人,但就怕有命挣,没命花。当然,很多人觉得,这种一看就是骗局,大部分人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
那么以下4种骗局,则更加隐秘,求职过程中一定要谨慎:
1.“救火队长”类型:
有的企业招聘时,岗位描述模糊不清,仅被高薪吸引过去,入职后才发现需在3个月内扭转下滑的业绩,否则整个团队都会面临解散,且入职时就让签订目标责任书。
尤其是对于跳槽的人来说,那边辞职了,这边入职不稳定,两头都空了.....
2.“替罪羊”类型:
工作内容及职务描述上含糊不清,以高薪诱惑人上钩,并以各种套路打消应聘者的疑虑。
曾经就有财务经理被高薪挖走处理历史烂账,而在完成“清雷”的工作任务后,给人全都得罪了,公司也把他架空了。
还有一些声称做电话客服的公司,工作内容只需要电话远程协助客户,当问到服务的客群与产业时,总是被糊弄过去,要求见面详聊。
3.“人肉电池”类型:
还有一种就是薪资骗局。招聘信息标榜“年薪50万”,入职后才发现其中包含大量浮动绩效,而实际的底薪只有5000,剩下的绩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KPI。
4.“法律边缘”类型:
还有一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业务灰色地带。比如某“企业”为“海外市场部门”招聘,开出高于行业3倍的薪资,如果你以为是负责海外业务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是要员工用虚假身份信息操作跨境资金流转。
招聘方表现出的可疑点总结来看就是:
→ 薪资决策异常草率:仅因一句“考虑”便火速加码,暴露岗位缺乏科学的职级薪酬体系;
→ 岗位职责描述模糊不清:在初次沟通或招聘信息中未能清晰说明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这才是问题本身)
→ 公司背景或盈利模式不明晰:难以通过公开信息了解其核心业务和稳定盈利来源。
求职者需采取的应对措施:
◎ 需对具体职责深入追问;
◎ 需进行公司背景调查,在公开渠道查询核心业务及盈利模式。
当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时,大家一定要多求证一下。
验证之后,也会发现确实有一部分企业是真心想以高薪,那么,哪些情况下的高薪招聘是合理的呢?
当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高薪才可能是“真机会”:
行业头部企业的战略级岗位: 如新能源巨头布局新业务线,急需成熟技术团队搭建者,薪资可达市场3倍。
解决企业关键瓶颈的角色: 比如某项目产品研发即将成功,却卡在申报环节,此时资深专员薪资增加,属于合理范围。
为稀缺性买单: 顶尖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跨境并购法律专家等市场存量极少的人才。
高风险高回报的初创企业: 需用股权+高薪对冲平台不稳定性,但创始人背景需经得起推敲(如连续成功创业者)。
◎ 防止受骗的3个要点
其实,求职者容易受骗,问题在于缺乏判断机会的能力以及被高薪诱惑时,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
因此,打工人在求职中要学习保护自己,分析各种诈骗套路。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日常找工作的时候,要记住这三个防骗要点:
一、求职、应聘前准备
准备投递简历时,记得先搜集一下企业的资料信息,一是了解该企业的业务内容;二是判断企业的招聘信息是否合理,与自己要应聘的行业、职务等是否匹配。
去面试前,记得告知亲友面试地点,或与亲友一同前往。
二、面试中须谨记
◎ 观察员工状态: 面试间隙留意工位氛围,是紧绷沉默还是松弛活跃?办公区是否大量空置?
◎ 追问离职原因: 问HR“该岗位为何空缺”,若避谈前任去向或含糊其辞,可能暗藏玄机。
同时,在面试时,并且,在面试时,要坚守不交钱、不购买任何商品、不办理任何卡片、不签署任何合约的原则,同时做到个人证件不离身,并尽量避免饮用提供的茶水点心(尤其是看起来不对劲的企业)。
三、客观评价自我价值
想要找到与自身能力匹配的工作,那么就要客观评价自身价值。可以结合自我能力和自身资源两个方面来评价,将自己的各方面代入高能力高资源、低能力高资源、高能力低资源和低能力低资源等四个方面来衡量。
面对机会的来临,不过度怀疑,也不妄自菲薄,保持理性,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真正的机遇,从不需要过度加价来挽留你,它是经得起质疑,扛得住推敲的,当然,拥有实力的你,也要在求职时充分了解自身价值,避免做出非理性思考,冲动决定。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高薪工作,迎来美好生活!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事关大学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重磅文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关工作作出部署。
-
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全球创业赛日前落幕
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全球创业赛日前落幕。此次全球创业赛吸引了3500余个项目参加,奖金总额超过5000万元。
-
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与2015版大典相比,在保持八大类不变的情况下,新版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职业数达1639个。
-
试用期应该有多久?
许多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应该对“试用期”这个词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试用期应该有多久吗?这份小贴士快收好!
-
“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来了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想干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2日发布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家政服务员、保安员、包装工、客户服务管理员、保洁员、快递员等职业位列排行前十。
-
关于开展2022年度北京市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试点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