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联谊会“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07-09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北京专家联谊会举办“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研讨会。哲学社科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等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全球视野下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与北京实践”主题开展跨学科学术研讨。
近日,北京专家联谊会举办“北京建设全球城市”研讨会。哲学社科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等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全球视野下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与北京实践”主题开展跨学科学术研讨。
杨开忠教授为分会活动致辞并作《新型世界城市的中国范式》主旨演讲,表示世界城市网络格局与功能定位正加速重塑,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新型世界城市迅速崛起,并形成具有全球资源配置枢纽和全球创新中心、新质城市范式变革增长极、本土化-全球化协同三重特征的“中国范式”,未来将以中国智慧推动全球城市转型和新型全球化进程。哲学社科分会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汇聚优势,不断凝聚各界智慧,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深研笃行,完成好在全球城市竞争中打造“北京方案”这一时代命题。
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以《国际视野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分享了关于“十五五”时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思路等研究成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叶堂林以《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思考》为题,针对先行示范区面临的制度性壁垒等挑战,提出了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对策建议。
圆桌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进行思想碰撞。北京学者、北京十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敬群提出要续写新时代北京故事,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北京学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健建议依托市属高校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政府就业服务,系统破解高质量就业难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席强敏指出多主体、跨地区的创新协作已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未来首都要持续打造内聚外拓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密主张通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与引流、重点产业集群空间共聚,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青年北京学者游自勇、市社科院原副院长赵弘和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强等专家还就首都交通规划、生物多样性包容型城市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协同发展等主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活动是北京专家联谊会哲学社科分会举办的首次活动,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未来,北京专家联谊会将持续提升交流合作效能,切实发挥好首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院士专家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源:“首都人才”微信公众号)
编辑:中国电源产业网
来源:电源协会行业党支部
标签:
相关信息
MORE >>-
国有企业巡视整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巡视整改作为党内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既是破解企业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战略纽带,其成效关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底色与实践成色。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
明朝一大臣为何挨板子?5条建议他写了1.7万字
公文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能否精准传递信息;会议的作用也不在于领导讲多少话,而在于工作安排是否周密可行。克服文牍主义,促进文风、会风向实戒虚,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必然要求。
-
市直机关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坚持首善标准开展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推动作风建设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
87年前,“武汉街头50万人排队献金”
1938年7月7日,时值七七事变一周年,武汉的夏日街头,涌动着爱国热潮。从武昌司门口到汉口三民路,从汉阳东门码头到江汉关的钟楼之下,50万武汉民众排起长队,将手中的法币、银圆、铜圆,乃至金戒指、孩童的零花钱,一次次塞进献金台的箱子里。这场持续5天的“七七献金运动”,最终募集到100万余法币。87年过去,50万武汉民众排起的长队、木箱里沉甸甸的捐款、街头回荡的爱国歌声,早已刻进民族的记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