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电源行业在行动—— SANTAKUPS商标案尘埃落定-山特电子成功打掉抢注商标并获赔150万
2019-03-18
中国电源产业网

导语:近日,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迎来了 SANTAKUPS 商标侵权诉讼案的终审有利判决,该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山特电子公司150余万并须同时采取停止侵权、企业更名及登报道歉等系列行动。目前,山特电子公司已全额收到赔偿款。至此,连同之前在商标无效案件中成功无效掉被告抢注的 SANTAKUPS 商标,山特电子公司在与该山寨集团的较量中已大获全胜,全战告捷。
近日,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山特电子公司”)迎来了 SANTAKUPS 商标侵权诉讼案的终审有利判决,该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山特电子公司150余万并须同时采取停止侵权、企业更名及登报道歉等系列行动。目前,山特电子公司已全额收到赔偿款。至此,连同之前在商标无效案件中成功无效掉被告抢注的 SANTAKUPS 商标,山特电子公司在与该山寨集团的较量中已大获全胜,全战告捷。
一场行政查处揭开山特知识产权保卫战大幕
2013年12月,山特电子公司在开展品牌保护市场调查时发现,一家名为广州市山特不间断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广州山特公司)的“山寨”公司在销售贴有 “SANTAKUPS” 的侵权不间断电源 (UPS) 产品,山特电子公司随即向广州市天河工商分局发起投诉。天河工商局在广州山特公司现场查获 SANTAKUPS 库存产品92台,已售出产品 72 台,累计164台。2014年6月,天河工商局作出处罚决定,没收侵权产品,罚款 25万元。虽广州山特公司不服该行政处罚决定,近三年间先后通过天河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天河区人民法院及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行政诉讼一二审负隅顽抗,但最终还是被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于 2016年6月终审驳回并确认了该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与此同时,在前述行政查处后,山特电子公司继续努力深挖调查,通过对相关网站等证据进一步分析公证后,一个包括广州山特公司、深圳市山特不间断电源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山特公司”)及深圳市美克电源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美克公司”)等组成的山寨集团逐渐浮出水面,该集团在其共同大股东吴某华于2002年非法在非 UPS 产品上抢注 “SANTAKUPS” 商标成功后,集团内部各有分工,专门生产销售仿冒山特品牌的 “SANTAKUPS” 不间断电源。山特电子公司的知识产权保卫战旋即拉开了序幕, 2015年6月,山特电子公司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在天河法院起诉山寨集团三公司; 2015年9月,山特电子公司针对所抢注的 “SANTAKUPS” 商标向原国家商标评审员会提交了无效请求。
山寨集团负隅顽抗,山特电子公司坚决维权
山特电子启动的 “SANTAKUPS” 商标无效宣告案几经曲折,在双方交锋一年后,2016年8月,商评委作出裁定,不支持山特电子公司的请求并维持了 “SANTAKUPS” 商标的注册,山特电子公司不服裁定并提起行政诉讼。 2017年5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行政诉讼判决,认定SANTAKUPS 商标无效,同时认定山特电子公司的SANTAK 商标构成驰名商标。但山寨集团仍然负隅顽抗,提起上诉。最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8年4月,商评委作出相应裁定,宣告SANTAKUPS商标无效。至此,历时3年,SANTAKUPS商标无效宣告案才取得终局裁判。
回到平行进行的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侵权民事诉讼案件上,由于山寨集团抢注的SANTAKUPS 商标一直被其超出核准范围地在UPS 上使用, 2017年5月,虽然商标无效案件正在进行中,广州天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三被告构成侵权,判令其停止侵权及登报道歉等,并连带赔偿山特电子公司经济损失和维权合理费用共计150万元。三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期待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穷尽一切法律手段提起上诉,山特公司积极准备诉讼,坚决维权到底。经过一年多的审理, 2018 年10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最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目前全部赔偿款已经执行到账,山特电子正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推进广州山特公司和深圳山特公司的企业名称更名等事宜。
契而不舍、全战告捷,彰显山特维权决心
前后历时5年多,经历多轮争议和诉讼程序,SANTAKUPS商标案终于尘埃落定,山特电子公司全战告捷成功打掉抢注商标并终获赔 150万。
山特电子公司锲而不舍、坚定决心对侵权人予以制裁,不仅诉诸行政执法,制止取缔违法行为,更是从根本上将侵权商标宣告无效。并通过民事诉讼主张巨额赔偿的方式,对侵权人予以经济制裁。通过本案一连串的法律行动,山特电子向市场和公众发出信号,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将会坚定不移的开展打击,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的精神,被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维权与保护12330工作站、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授予“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单位”。
关于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维权与保护12330工作站、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市版权局电源行业版权工作站
是依托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为会员和行业企业开展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知识产权保护宣传、行业自律建设等公益服务。依据《人民调解法》在行业内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5年来免费为企业接待咨询服务近5000余次,积极参加行业及相关展览展示会,在行业各种可以宣传的场所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帮助会员企业调解纠纷,避免直接损失达1000余万元。并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为载体,宣传知识产权保护,评选表彰行业内先进典型,营造“倡导创新文化 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编辑:电源行业知产公共服务工作站
来源:电源行业知产纠纷调委会
标签:
下一篇:让调解更专业更高效
相关信息
MORE >>-
4项专利=32亿美元,此话怎讲?
美国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作出了最终裁决,由于被法院认定侵犯4项专利技术,华为的老对手、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系统公司因侵犯网络安全专利须向Centripetal Networks公司赔付32亿美元。
-
时间都去哪了?商业秘密案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
陕西高院审结一起1999年即立案侦查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历时21年才等来终审判决,可见在商业秘密案件中,原告方证明经济损失的难度是何等之高。而近日关于立案标准的修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震慑那些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获利的企业?
-
商标转让中,需要考虑哪些风险因素?
商标转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主在购买商标时应当谨慎考察,委托商标代理机构或知识产权律师进行专业的项目尽调,最大限度保证自身权益。
-
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大家谈到企业专利侵权风险防控,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FTO。近几年,FTO这个词汇突然就流行起来了。笔者也看到了很多大咖写的关于FTO的文章,要做一个FTO的分析报告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企业专利风险检索是贯穿整个研发过程的,在特定的时期做一个FTO,对于企业来讲可能仅仅是帮忙发现风险,而对于专利风险规避来讲,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间。本文来分享一下企业IPR在工作中的实际专利风险防控经验。
-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
公益机构网课使用他人作品是否应该得到授权?请关注。
-
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报告
近年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在经贸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状况,掌握案件信息,对我国企业防范和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至关重要。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组织专家队伍对2019年中国企业涉美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国内企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