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行业服务电话: 010-83526510

电源人在行动

电源人在行动

电源人在行动——疫情之下的天山“战士们” 三峡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守望抗疫胜利曙光

发布时间:2020-09-03

近期,电影《八佰》引燃了网络,这部影片讲述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军人固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壮烈事迹。当前,虽无战争之虞,但新冠疫情让祖国西北的乌鲁木齐成了新的抗疫“战场”。在三峡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同样有着坚守的战士们,他们以公司为家,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守护公司平安,守望抗疫胜利曙光。

电话不停的“工程兵”

项目开发部作为分公司核心部门之一,今年以来先后为公司争取到北塔山5万千瓦和胡杨河10万千瓦两个重要光伏发电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立项决策等筹备工作,疫情突然发生,打乱了工作和生活节奏。

“现在是项目筹备的关键时期,不能浪费宝贵的时间”带着这个简单信念,项目开发部经理侯凯,在7月16日乌鲁木齐封闭前夕,自告奋勇留守在公司。

image.png

电话不离手是侯凯的常态

此后一个多月,他每天接打电话不下50个,就在接受这次电话采访的十多分钟里,听筒中也不断传来来电呼入的提示音。北塔山、胡杨河两个重头项目的立项决策,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需要和总部不断对接协调,还要根据意见与设计院进行沟通修改。前脚刚与设计院沟通完毕,后脚他又要为其他部门同事进行解答和帮助。

“能打通我的电话,是个概率事件”,他这样调侃着,“这段时间是很忙,也很累,但这是我作为部门负责人应该做的,我有这个觉悟。希望我能在岗位上,做出成绩,体现出价值,不虚度时光,不浪费青春。”

支持他的动力也来自新婚燕尔的妻子。结婚一年多来,两人实际相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因为忙于项目竞标,侯凯已经很久没回过哈密的家了,只能每天休息的时候和妻子视频说说话,妻子理解他的辛苦,一直为他加油打气,扫除他每日的疲惫。

新疆连续多日疫情“清零”,侯凯也有着小小的心愿,“首先是希望项目前期工作可以顺利完成,确保如期开工,这样我就可以有空闲回家看看了,天天只能看着‘平面媳妇’,我也想她啦!”

三头六臂的“后勤兵”

“我已经不需要闹钟来叫我起床了。”综合管理部高滔的日程表上,每天都列着满满的工作。“经常是闹钟还没响,自己就醒了,因为总部工作会议早早就要开始了,脑子里得先把工作捋一遍。”高滔说。

在年初疫情发生时,他已经在公司值守过一次,这次疫情开始,他压根没想过“要不要再次值守”这个问题,本能地第一时间回家收拾好衣物,转头就回到公司。

他也没时间想,一路上,他要么是与公司领导沟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么是在通知其他部门人员回公司拿电脑等工作设备,做好居家办公准备。回到公司楼下,看到超市还没关门,他又赶忙去采购食品和生活用品,为值守的同事做好物资储备:“毕竟有过一次值守经验,得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image.png

高滔在为文件盖章

作为协调各部门工作,上传下达的枢纽部门,他的日常工作内容多而繁杂,或是公文流转用印申请,或是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或是指挥大综合业务开展,或是为各场站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等后勤保障,忙起来感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忙起来,烦躁肯定也是有的,但是也就那么一会儿,毕竟烦躁解决不了问题,事儿还得一件件的做,调整好心态,做起事来也就更有效率”他说。

对于即将到来的抗疫胜利,经验丰富的他平静中又满怀期待:“对我个人而言感觉没什么变化,依然是忙忙碌碌工作,但是同事们要回来了,心情还是很好的,我们的崭新明天就要开始了!”

高效精准的“狙击手”们

不同于高滔和侯凯的单兵作战,电力生产部集控中心作为维持现场和设备正常运转的“天眼通”,这次疫情共有12人在岗值守。通过监控设备,他们精确地掌握着每一个场站,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任何一个异常数据都不会逃过他们的眼睛,出现问题,立即与场站沟通,分析原因,解除异常,像是狙击手一般,高效,精准,一击制胜。此外,他们还承担着各场站的疫情防控和物资调拨工作,防汛防洪工作,汇总生产情况在晨会上汇报,再按公司要求进行反馈和工作部署。

image.png

集控中心的员工们在交流工作

他们当中,有20出头的年轻人,也有40多岁的老大哥,有人近在咫尺却无法团聚,想家念亲,也有人因为公司所在商业区尚未解封,一面羡慕着初步解封的小区居民们,一面调整心情,淡定坚持。

共克时艰的三峡人

“虽然我在公司值守,但是没有同事们的协作配合,很多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都是坚守者。”这些坚守在公司的战士们都提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三峡人共克时艰的同心凝聚力,彰显无疑。

三峡新能源新疆分公司168多名战士们,在天山南北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跨越空间距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圆满完成了严防疫情,保障生产的使命。每个人都是坚守者,也是守望者,守望着抗疫胜利的曙光,守望着疫情之后工作展开的新篇章。

如今,曙光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