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电源门户网首页 | 设本页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搜索
返回首页 政策法规行业新闻行会通知专家推荐专家服务专家智库联系我们申请入库
   国家级专家库
   高级专家库
   行业专家库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服务范围
 
服务承诺
 
收费标准
 
专家入库
  关于缴纳“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年审注册费用的通知 / 2018-05-23
  关于联合开展补充“全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的通知 / 2017-02-13
专家智库联合共建单位:
中国电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电能系统分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源工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微型电动车标准技术委员会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电源分技术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北京电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12330工作站
北京版权局电源行业版权工作站
>>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 页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 正文

石家庄市社科联《关于开展智库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
时间:2017/02/25  

石家庄市社科联

关于开展智库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工作的意见》和,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在设区市社科联开展新型智库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为更好地发挥我市社科系统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支持围绕我市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幸福石家庄步伐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提升服务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制定2015年石家庄市社科联实施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指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从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按照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规范有序发展的原则,实施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推进社科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

二、总体目标

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为导向,服务决策、服务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聚焦党委、政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决策部署,整合专家资源,拓宽研究视野,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创新性和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坚持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把社科联建设成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

三、管理模式

1、石家庄市社科智库建设工程机构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管理工程项目、搜集调研课题、组织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上报研究成果、总结智库效益等日常工作。

2、全过程督导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进行全过程调度管理,确保智库专家结合石家庄实际,提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有效举措和对策建议,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研究成果。

3、构建联合研究、协作攻关平台。课题研究原则上由课题组承担,为课题组成员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合作提供帮助。

4、推进成果转化。智库研究成果以《成果呈阅》、《智库专家建言》报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全局意义的研究成果,印发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

四、工作内容

(一)将新型智库建设列为市社科联的战略工程

按照省社科联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社科智库建设工程列为石家庄市社科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力度,不断推进智库建设,探索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人才管理、制度建设和经费管理等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升智库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事前谋划、期中管理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力争把石家庄社科智库工程建成省级示范样板工程。

(二)健全智库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石家庄市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社科院、社科联、党校、高校、各研究中心及学会相关专家构成。学术委员会下设3个专业委员会:社科院、党校和研究中心委员会,着力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委员会,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建设一批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学会、协会、研究会委员会,完善社会智库产品供给机制,探索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是成立石家庄市社会科学专家团。在市社科专家库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驻石部门、高校、部队智力资源,形成省会社会科学专家团。专家团分二个组:石家庄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辅导专家团,石家庄市理论与形势政策宣讲专家团。

(三)加强社科智库队伍建设

建立驻石各部门、高校副高以上职称社科人才名册,对其2013、2014两年内完成的各级课题、公开发表的论文、社会兼职等情况全面摸底,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法学等学科,扩大智库人员数量,每个学科确定一名负责人和一名联系人。根据实际需要,邀请国家级、省级知名专家进入智库。

(四)广泛征集《课题指南》意见,注重发挥导向作用

根据全市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针对全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组织起草《课题指南》,并做好与社科规划课题衔接,组织智库专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五)推进智库成果转化

组织专家库成员做好市主要领导关注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研究课题和省社科联布置的研究任务。加大成果报送力度,拓宽报送渠道,搭建研究成果交流转化平台,推介研究更多成果进入决策程序。注重追踪、收集研究成果的反馈意见和社会影响力,对在省市社科评奖、学术交流、理论研究活动中发现的对领导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切实推动其应用转化。

五、工作步骤

1、3月制定《石家庄市开展社科智库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

2、4月确定石家庄市社会科学新型智库;

3、5月成立石家庄市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

4、5月成立石家庄市社会科学专家团;

5、5月底前将重点研究项目委托给智库专家;

6、8月9月对签约项目进行督导;

7、9月10月对研究成果进行多渠道推荐、报送;

8、11月中旬组织专家考评组,对承担的研究课题进行成果效益考评,并向省社科联上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六、考核评价

1、考核主体。考核工作由领导小组会同市直有关部门、高校等负责。

2、考核方式。对智库专家采取年度考评的方式进行。每年11月对智库专家年终考核。重点考察专家是否按年度研究计划进行,是否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从事的课题方向是否偏离交办研究任务;是否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指导性、效益性;研究水平是否瞄准本领域、本行业前沿,是否引起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重视和肯定。

3、考核结果。智库专家年度考核合格的保留资格;对考核优秀的专家,下年度优先交派课题任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资格,退出智库。对出色完成临时交办研究任务的专家,将按程序增补进智库。同时,考核结果作为市社科联是否追加经费和重点奖励的依据。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实施社会科学新型智库建设工程,是贯彻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新时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工作的意见》,是推动全市社科联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当好党委政府“思想库”、“智囊团”的一项重大举措。参与部门和单位要加强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努力形成推动社会科学新型智库建设工程的整体合力,确保新型智库工程有效实施。

2、经费保障。设立石家庄市社科智库研究专项经费,采取启动资金、追加资金和重点奖励的方式使用。对每项课题的研究经费分启动资金和追加资金两次拨付给课题组。年终汇总上报研究成果,评审成果发挥作用大小和质量高低,给予重点奖励。

3、政策支持。对入库专家实行“石家庄市新型智库专家”签约管理。研究成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效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纳入部门决策形成部门政策的,可直接确认为当年市级社科规划研究的委托课题,拨付相应研究经费,优先推荐申报石家庄市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优先推荐课题负责人入选石家庄市优秀社科专家培养。


申报或修改补充专家智库入库专家信息,请点击进入申报专家智库表单系统
关闭窗口
 
施凤海 国家级专家候子波 国家级专家郑琼林 国家级专家李崇璞 国家级专家韩英铎 国家级专家张绍贤 国家级专家其 鲁 国家级专家徐锭明 国家级专家陈清泉 国家级专家戴永年 国家级专家周鹤良 国家级专家季国平 国家级专家杨裕生 国家级专家徐德鸿 国家级专家王其英 国家级专家钱逸泰 国家级专家郭孔辉 国家级专家陈全世 国家级专家陈蕴博 国家级专家季恒宽 国家级专家
尹鲁章 高级专家张广明 高级专家马 宪 高级专家刘向前 高级专家李 然 高级专家徐国家 高级专家余 斌 高级专家路秋生 高级专家王江波 高级专家徐海波 高级专家查劲松 高级专家陈永翀 高级专家李 霞 高级专家李崇辉 高级专家岳 锌 高级专家孟海军 高级专家王震坡 高级专家任亚光 高级专家左立臣 高级专家奚必云 高级专家韩永宽 高级专家
宋晓娜 行业专家卫三民 行业专家周 佳 行业专家孙京伟 行业专家何恩超 行业专家叶晓朋 行业专家李民英 行业专家曲学基 行业专家张雪迎 行业专家邓奇昌 行业专家冷旭东 行业专家黄兴道 行业专家方英民 行业专家汪志东 行业专家胡荣华 行业专家郭 星 行业专家董继荣 行业专家姚俊琪 行业专家王 伟 行业专家周晓波 行业专家肖 斌 行业专家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指南 | 收费标准

Copyright © 中国电源与新能源行业专家智库管理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2号(北京总部基地)星火科技大厦808-809号
电话:010-83526510 EMAL:ad@cpsa.com.cn; xiehui@cpsa.org.cn
网站技术支持:中电源技术服务(北京)中心
京ICP备1000861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82号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